索取資料
目錄

交流回顧-【中醫】劉維真中醫講師:中醫芳療 × 五臟調理

本次永誠邀請劉維真老師,主題聚焦於「精油療法與五臟六腑之氣的調理」,帶領學員從日常覺察出發,理解中醫所謂的「氣」如何影響精神、體力與身體表現,並分享精油在安神與調養上的應用重點。

交流回顧-【中醫】劉維真中醫講師:中醫芳療 × 五臟調理

一、從日常覺察氣機流失

老師以「嘆息與悲傷」切入,說明情志變化與肺氣消耗的關聯:長期嘆氣、悶氣不舒,容易見到胸悶、氣短等表現;而常覺疲憊、腰痠者,多與腎氣不足相關。課程提醒學員,身心狀態往往可從小細節被看見,包含睡眠、精神、耐力與專注。

交流回顧-【中醫】劉維真中醫講師:中醫芳療 × 五臟調理

二、中醫觀點下的自我調理

在操作層面,老師示範以「搓熱手心、按壓命門穴」為日常保養起點,輔以呼吸與放鬆,有助於溫養腎陽、穩定精神。同時搭配適切的精油使用與嗅吸引導,以達安神、固腎氣、和肝的目的。課程強調精油應作為日常調理與舒緩的輔助,並非醫療行為;若有長期或嚴重不適,仍建議尋求專業評估。

三、精油對應與應用提示

  • 雪松:沉靜、安定,常用於「安神、固腎氣」主題。
  • 檀香:靜心定志、安神鎮定,適合放鬆與冥想前後的氣息調整。
  • 岩蘭草:穩心、定神,與足少陰腎經之湧泉穴概念相呼應,多用於紓緩浮躁與不安。

老師亦分享臨床經驗觀察:散漫感、喉間異物感等,常與氣機阻滯、氣節不暢相關,可從「疏調脾肺之氣」與日常作息調整着手。並提到黃耆用於益氣扶正的概念,提醒應依個人體質與專業指導運用。

交流回顧-【中醫】劉維真中醫講師:中醫芳療 × 五臟調理

四、課程收穫與提醒

學員透過聞香、定位、按壓與呼吸的結合,體會「氣安則神定」的整體感受。課程最後,老師勉勵大家:

  1. 先認識自身身心節律與氣機狀態;
  2. 選用少量、簡單、穩定的精油與手法;
  3. 配合規律作息、飲食與情緒管理;
  4. 若有長期不適或慢性症狀,請尋求合格專業人員協助。
其他推薦文章
最新文章

No posts found!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