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流回顧-【中醫】九種中醫體質學 × 芳療養生
- 日期:

本次永誠特別邀請 劉維真老師 講授「中醫與芳療的關聯」,讓學員對 中醫課程 與 體質養生 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九種體質的分類與自我檢測
課程重點之一,是介紹中醫常見的 「九種體質」:
- 陽虛
- 陰虛
- 氣虛
- 痰濕
- 濕熱
- 血瘀
- 氣鬱
- 特稟
- 平和體質
不同體質對應不同的身心特徵與常見不適。例如陽虛者多手腳冰冷,陰虛者常口乾舌燥,痰濕體質則容易倦怠與體重增加。
學員透過講師設計的 自我檢測量表(如「是否常感到手腳發涼?」、「是否經常口乾舌燥?」),能以數字化的方式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態。這種方式讓中醫養生更科學化,也更容易落實於日常生活。
中醫養生與芳療結合
劉老師指出,中醫強調「治未病」,即在疾病發生前先行調理:
-
陽虛體質 → 注意保暖,飲食以溫補為主
-
陰虛體質 → 避免過勞,適度補充津液
-
痰濕體質 → 飲食宜清淡,多運動助代謝
這些看似簡單的建議,其實都是針對不同體質的 專屬養生方案。
同時,交流也談到 中醫芳療,結合精油與舒緩療法,協助情緒平衡與身體調理。這提醒我們:健康並非只靠藥物,而是包含 生活習慣、飲食管理、情緒調適與環境支持 的整合過程。
課程啟發
透過劉維真老師的分享,學員們理解到養生不能盲目模仿他人,而是應根據自身體質差異進行調整。學會辨識自己的偏性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,才能真正達到身心平衡。
本課程特別適合有志參與 中醫證照、對 中醫養生課程 與 芳療應用 感興趣的朋友,幫助大家在生活中落實體質養生的智慧。